现代解析
“一木难支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一根木头难以支撑(重物)”,用来比喻单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维持大局或解决复杂问题。
想象一下,你要撑起一座摇摇欲坠的房子,如果只用一根细细的木棍去顶住,结果会怎样?木棍要么折断,要么根本撑不住。这就是“一木难支”的画面感——再努力的个人,面对庞大的困难时,也会显得力不从心。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提醒我们:
1. 重视团队合作:复杂的事情需要众人合力,就像用多根柱子才能稳固房屋一样。
2. 认清现实局限:不要高估个人能力,遇到超出自己范围的问题时,要学会借助外力。
3. 避免盲目逞强:硬扛做不到的事,反而可能让情况更糟,适时求助是智慧。
比如公司面临危机时,光靠老板一个人熬夜硬撑,不如发动团队共同解决;家庭遇到困难时,独自闷头苦干,不如和家人一起分担。成语用简单的比喻,道出了生活中“团结力量大”的朴素道理。
王通
(584—617)绛州龙门人,字仲淹。幼好学。仕隋为蜀郡司户书佐。文帝仁寿间至长安上太平十二策。后知所谋不被用,乃归河汾间以教授为业,受业者以千数,时称“河汾门下”。薛收、房乔、李靖、魏徵等皆从受王佐之道。尝仿《春秋》作《元经》(一作《六经》),又著《中说》(一称《文中子》)。其言论不为儒者所称,惟《中说》留于后世。卒,门人私谥“文中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