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没不常

出自 宋代 李纲 《与宰相论捍贼札子》

释义:出现隐没都无规律,捉摸不定。

现代解析

“出没不常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出现和隐藏没有固定规律”,就像山林里的野生动物,你永远猜不到它下次什么时候露面。

它的精髓在于形容两种情景:
1. 神秘难测:比如某些自然现象(如流星)或传说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高人,他们的行踪完全无法预料,给人一种奇幻感。
2. 反复无常:也可以用来吐槽某些不靠谱的人或事,比如朋友总是一阵儿热情联系、一阵儿消失无踪,这种“看心情”的状态就能用这个成语调侃。

魅力点在于它画面感极强——短短四个字,就能让人联想到忽隐忽现的影子、捉摸不定的海浪,甚至生活中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“随机惊喜”。用起来既生动,又带点幽默或悬疑的色彩。

李纲

李纲(1083年-1140年2月5日),北宋末、南宋初抗金名臣,民族英雄。字伯纪,号梁溪先生,祖籍福建邵武,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。李纲能诗文,写有不少爱国篇章。亦能词,其咏史之作,形象鲜明生动,风格沉雄劲健。著有《梁溪先生文集》、《靖康传信录》、《梁溪词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