朽木粪土

出自 先秦 孔子 《论语·公冶长》

释义:腐朽的木头,肮脏的泥土。比喻不堪造就的人或不可救治的事。

现代解析

“朽木粪土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腐烂的木头和发臭的泥土”,用来比喻毫无价值、不堪造就的人或事物。

它的精髓在于用两种生活中常见的“废物”作对比:朽木看似曾是木材,但内部早已蛀空腐烂,连当柴烧都嫌烟大;粪土本是泥土,却混入污秽,失去滋养万物的能力。两者组合,强调一种“彻底无用”的状态——不是暂时落后,而是从根子上烂透,无法改造或挽救。

比如,形容一个屡教不改、自甘堕落的人,可以说他是“朽木粪土”,暗示这人连被雕琢或培养的基础都没有;批评某些腐朽的制度或风气时,也能用这个成语,表达“烂到只能抛弃”的失望感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画面感极强,一听就能联想到腐败发霉的景象,比直接说“没用”更生动,还带点讽刺的辛辣味。但要注意,它语气很重,通常用于极度否定,日常中慎用,以免伤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