拒人于千里之外

出自 先秦 孟轲 《孟子·告子下》

释义:在千里之外就把人拦住。原指自以为是,不愿听别人意见。后形容人态度非常傲慢,不愿接近人或与他人合作。

现代解析

“拒人于千里之外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把人挡在一千里之外,实际形容的是一种特别冷淡、疏远的态度。想象一下,有人对你竖起一道无形的墙,连靠近的机会都不给,话都不想多说一句——这就是这个成语描绘的场景。

它的精髓在于用夸张的距离(千里)来突出人际关系的彻底断裂。比如职场上,领导对下属的建议充耳不闻,满脸写着“别来烦我”;或是生活中朋友闹矛盾后,一方彻底关闭沟通渠道,拒绝任何解释机会。这种态度往往带着高傲、不耐烦,甚至厌恶的情绪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的“拒”字很主动——不是简单的保持距离,而是带着明确的排斥动作。比如商家用恶劣态度赶客,或是恋爱中一方用冷暴力逼退对方,都属于这种“主动推开”的行为。它比“冷漠”程度更深,带着明确的界限感,甚至有些伤人。

使用这个成语时,往往暗含批评意味,暗示这种疏远是不近人情、不够包容的。比如有人说“领导总摆出拒人千里的架子”,其实是在抱怨对方难以亲近。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人际关系中那些让人不舒服的隔阂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