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安于位

出自 先秦 左丘明 《左传·成公六年》

释义: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,不安心工作。

现代解析

“不安于位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不满足于自己所在的位置”,但它的内涵更生动有趣。

想象你坐在一把椅子上,却总是扭来扭去、左顾右盼,甚至想站起来溜达——这就是“不安于位”的画面感。它通常形容两种状态:
1. 积极版:一个人不满足现状,总想突破自我。比如职场中主动学习新技能,或创业者不断尝试新领域,这种“不安分”是向上的动力。
2. 消极版:心思浮躁,做事三心二意。比如工作中敷衍应付,却整天琢磨跳槽;或学生上课走神,幻想别的事,结果两头落空。

精髓在于“位”不仅是职位或座位,更代表一种状态。 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四个字,既捕捉了人性中“求变”的本能,又暗含警示:不安于位可以成为进步的燃料,但也可能变成内耗的火苗。关键看你的“不安”是朝着目标行动,还是徒增焦虑。

比如,一棵树如果“不安于位”拼命扎根,能长得更高;但若总想把自己拔起来换地方,反而会枯萎——这就是成语留给我们的思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