耸人听闻

出自 清代 恽敬 《杂记》

释义:耸:惊动。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,使人听后感到震惊。

现代解析

“耸人听闻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让人听了吓得一耸”(“耸”指因惊吓肩膀一抖的动作),现在常用来形容某些言论或事件故意夸大、扭曲事实,制造吓人或刺激的效果,目的是吸引眼球、煽动情绪。
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
比如有人传“吃某水果会得癌症”,但实际只是这种水果过量可能对少数人不适。这种夸大危害的说法,就是典型的“耸人听闻”。它利用了人们对健康的恐惧,用片面信息制造恐慌。

它的核心特点:
1. 不客观:刻意忽略事实全貌,只挑最刺激的部分说。
2. 有目的性:不是为了传递真相,而是为了博关注或操控他人反应。
3. 效果强烈:往往让人一听就紧张、愤怒或害怕,情绪先于理性。

使用时要注意:
- 批评他人言论时,需先核实是否真的存在歪曲,避免误伤。
- 自己也要警惕,对特别“炸裂”的消息先保持冷静,查证再判断。

这个成语像一面照妖镜,帮我们识别那些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的套路,提醒我们:真正重要的信息,往往不需要靠吓人来传递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