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不符实

出自 廖仲恺 《对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训话》

释义:是名声与实际不符。

现代解析

“名不符实”这个成语很好理解,就是名字和实际情况对不上号。比如你买了个叫“超级静音风扇”的东西,结果一打开嗡嗡响得像拖拉机,这就是典型的“名不符实”——名字听着高大上,实际体验却拉胯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戳穿了生活中那些“挂羊头卖狗肉”的现象。它像个小侦探,专门揭露表面光鲜背后的水分:可能是商家吹牛忽悠人,也可能是某人顶着虚头巴脑的头衔却没啥真本事。比如某些“大师”称号满天飞,一出手却漏洞百出;或者旅游宣传册上碧海蓝天的照片,到了现场发现是个脏水塘——这些都能用“名不符实”来精准吐槽。

更妙的是,这个成语自带幽默感。它不直接骂人骗人,而是用“名字和实物对不上”这种反差来调侃,既表达了不满,又留有余地。就像发现朋友自称“千杯不醉”结果半瓶啤酒就趴桌时,笑着说他“名不符实”,比直接说“你吹牛”要俏皮得多。

说到底,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别被华丽的名头唬住,得擦亮眼睛看实质。毕竟包子好不好吃不在褶儿上,而在于馅儿是不是真材实料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