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贵则田者利,田者利则事者众。
出自 《商君书·外内》
译文粮价高那么农民就能获利,种田能获利,那么来种田的人就会增多。
赏析此句反映出农业社会的经济原理,表达了一种简单而深刻的经济规律:资源的利用和分配必须遵循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原则,才能实现最大化的效益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:粮食价格高了,种田的人就能赚到钱;种田的人赚钱了,干这行的人自然就多起来了。
我们可以拆解成两层意思来看:
1. 价格驱动生产
就像现在网红产品卖得贵,工厂就抢着生产一样。古代粮食价格涨了,农民发现种地有利可图,相当于给种田行业打了"高薪招聘"广告。
2. 利益调节劳动力
这揭示了最朴素的经济规律——人往利处走。就像现在年轻人选择行业会看薪资待遇,古人择业也会盘算收益。当种地收益超过其他行当,自然吸引更多人扛起锄头。
这句话的精妙在于用短短15个字,说透了一个至今仍在适用的经济原理:市场价格就像指挥棒,会直接调动社会资源的分配。放在今天依然能解释很多现象,比如:
- 芯片工程师工资高,转行学编程的人就多
- 外卖骑手收入可观,送餐队伍就不断壮大
这种通过价格信号自动调节社会生产的智慧,在两千多年前就被我们的祖先用如此简洁有力的方式总结出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