嫁与东风春不管,凭尔去,忍淹留!

出自 清代 曹雪芹 《唐多令·柳絮》

译文跟着东风走,春光也不管,任凭你到处漂泊,怎忍心使你长久地逗留!

注释忍淹留:忍心看柳絮漂泊在外,久留不归。

赏析林黛玉以柳絮自喻,柳絮飘坠,无人收拾,只能跟着东风随处飘荡,表现出林黛玉飘流无依的不幸命运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现代话来说,就像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女子在无奈地控诉:“东风啊,你把我嫁给春天,可春天根本不管我的死活!现在任凭你把我吹到哪儿去,我也只能咬牙忍受着漂泊,还能怎样呢?”

拆解其中的精妙:
1. “嫁与东风”的隐喻
把女子比作柳絮(或落花),被东风吹着走,暗喻古代女子无法自主的命运——就像被家长安排婚姻,嫁出去后就只能听天由命。

2. “春不管”的冷漠
春天在这里像个负心汉,接受了“东风送来的新娘”,却对她不闻不问。这种拟人手法让自然现象瞬间有了人情冷暖的意味。

3. “忍淹留”的悲凉
“忍”字是强行忍耐,“淹留”是漫长地滞留。明明痛苦却不得不接受,这种矛盾心理精准击中了人在困境中的普遍体验——比如现代人面对职场压迫、家庭矛盾时的隐忍。

为什么打动人心?
因为它用短短十几个字,把“被抛弃、无处可去、只能硬撑”的复杂情绪全说透了。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:可能是被恋人冷落,被公司裁员,甚至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无力感。这种借自然景物说人事的手法,既含蓄又锋利,正是中文独有的美感。

曹雪芹

曹雪芹(约1715年5月28日—约1763年2月12日),名霑,字梦阮,号雪芹,又号芹溪、芹圃,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祖籍存在争议(辽宁辽阳、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),出生于江宁(今南京),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,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,曹顒之子(一说曹頫之子)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幼子夭亡,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,卧床不起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除夕(2月12日),因贫病无医而逝。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,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(1764年2月1日)、甲申(1764年)初春之说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