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不要欺毫末,颜子无心羡老彭。

出自 唐代 白居易 《放言五首·其五》

译文泰山不能损坏毫发,颜渊无意羡慕老聃和彭祖。

注释颜子:即颜回,字渊,春秋时鲁国人,贫而好学,在孔丘弟子中以德行著称,被后世儒家尊为“复圣”。老彭:指彭祖,传说中的长寿者,旧时因以彭祖为长寿的象征或代名词。

赏析旧时以彭祖为长寿的象征,此句说明人生有生必有死,所以不必强求寿命的长短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两个生动的对比,传递了一种豁达通透的人生态度。

前半句"泰山不要欺毫末"用夸张的比喻说:泰山这样的庞然大物,也别看不起毫毛尖端那么微小的东西。就像在说"大人物别瞧不起小人物",暗含万物平等的思想——再渺小的存在也有其价值,强弱大小都是相对的。

后半句"颜子无心羡老彭"讲的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颜回,他安贫乐道,根本不会羡慕传说中活了八百岁的彭祖。这里强调人贵在知足——与其盲目羡慕别人的长寿富贵,不如守住内心的安宁。

两句合起来看,核心意思是:不要被外在的强弱比较困住,也不必眼红别人的境遇。就像泰山和毫毛各有存在意义,短命的颜回和长寿的彭祖各有活法。诗人用这种举重若轻的比喻,教我们跳出攀比心态,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命节奏。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适用——在充满比较的社会里,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尤为重要。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