笛里谁知壮士心,沙头空照征人骨。

出自 宋代 陆游 《关山月》

译文谁又能理解羌笛声中传出的战士心声呢?落月的清辉空照着戍守边塞战士的白骨。

注释笛里: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。沙头:边塞沙漠之地。征人: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。

赏析此句语意沉重,生者无聊幽怨,死者暴尸沙场,生与死的对照画面揭示了战士的悲剧命运,反映了战士的满腔悲愤,字里行间,饱含着诗人对和戎路线的无声控诉和对边关战士的深切同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战场上壮士的孤独与悲凉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
表面意思
笛声幽幽,谁能听懂战士吹奏时内心的热血与苦楚?月光冷冷地照着沙场,那些战死者的白骨无人问津,只剩一片荒凉。

深层情感
1. 无人理解的孤独:战士的豪情和牺牲,就像深夜的笛声,旁人只听见曲调,却听不懂背后的故事。他们保家卫国,但内心的挣扎、思乡或恐惧,往往被忽视。
2. 战争的残酷真相:月光下的白骨,暗示战争最终的结局——生命化为尘土,曾经的壮怀激烈只剩沉默的遗骸。这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,提醒人们荣耀背后的代价。

为何动人
短短两句,没有直接说教,却通过“笛声”和“白骨”的对比,让人感受到战士的悲壮与战争的虚无。它像一幅画:一边是活着的战士用音乐倾诉,一边是死去的亡魂被遗忘,巨大的反差直击人心。

现代启示
即使不在战场,生活中也有类似的“孤独时刻”——你的坚持可能无人喝彩,你的付出或许不被看见。但这句诗提醒我们:真正的勇气,是明知可能被遗忘,仍选择做自己认为对的事。

陆游

陆游(1125—1210),字务观,号放翁。汉族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南宋著名诗人。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,高宗时应礼部试,为秦桧所黜。孝宗时赐进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军旅生活,官至宝章阁待制。晚年退居家乡。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,内容极为丰富。著有《剑南诗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书》、《老学庵笔记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