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光侵履迹,山翠拂人衣。

出自 唐代 裴迪 《华子冈》

译文云霞灿烂,余晖秀美掩映走过足迹,山气苍翠,宛若轻微吹拂诗人衣衫。

注释云光:云雾和霞光,傍晚的夕阳余晖。侵:逐渐侵染,掩映。履迹:人的足迹。山翠:苍翠的山气。

赏析此句不仅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照下一步步下行的生动情景,也写出了夕阳余晖逐渐消散的过程,“侵”和“拂”都增加了诗句的生动感,表现了诗人对华子冈美景的眷恋不舍的深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间漫步画面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
前半句"云光侵履迹"说的是: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,柔和地洒在行人走过的泥路上,连脚印都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。这里用"侵"字很巧妙,把阳光慢慢渗透的感觉写活了,就像牛奶悄悄晕染进咖啡里。

后半句"山翠拂人衣"更生动:满山青翠的草木随风轻摇,柔嫩的枝叶时不时掠过行人的衣角,像调皮的孩子在拽你衣摆打招呼。一个"拂"字让整座山都有了呼吸感,让人仿佛能闻到树叶的清香。

这两句诗的精妙在于:
1. 用光影和触觉写风景——不直接说"山很美",而是让你看到阳光在脚印上跳舞,感受到树叶轻抚衣裳的痒痒。
2. 动静结合——静止的山林因为"拂"的动作突然鲜活起来,云光"侵"的缓慢与山翠"拂"的轻快形成节奏感。
3. 天人合一——人的足迹与自然光影交融,衣裳与山色互动,传递出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意境。

就像用手机拍vlog时,镜头捕捉到阳光穿过树叶在石板路上投下的光斑,同时山风吹起你的衣角和发丝——诗人用文字做到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拍摄效果。

裴迪

裴迪(716-?),唐代诗人,河东(今山西)人。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。其一生以诗文见称,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。与大诗人王维、杜甫关系密切。早年与“诗佛”王维过从甚密,晚年居辋川、终南山,两人来往更为频繁,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。“寒山转苍翠,秋水日潺谖。倚仗柴门外,临风听暮蝉。渡头余落日,墟里上孤烟。复值接舆醉,狂歌五柳前。”这首号称“诗中有画”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裴迪答赠王维的。受王维的影响,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,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,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