晴云满户团倾盖,秋水浮阶溜决渠。

出自 唐代 杜甫 《柏学士茅屋》

译文观茅屋户外,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,秋水顺着道路,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。

注释团:意为圆,在此形容“倾盖”。

赏析此句描写柏学士的居住环境,意谓无论是春云满户,还是秋水浮阶,他都苦读不辍,可谓用功至极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
前半句"晴云满户团倾盖":
阳光明媚的日子里,蓬松的白云像一顶巨大的伞盖,低垂在屋檐边,仿佛要倾覆下来盖住整个屋子。这里的"团倾盖"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——云朵聚拢的形状,就像古人马车上的圆形车盖(类似今天的伞),给人扑面而来的立体感。

后半句"秋水浮阶溜决渠":
秋雨过后,台阶上漫着浅浅的积水,水流顺着缝隙快速流淌,像突然冲开的小水沟。"浮"字写出水面映着天光的轻盈感,"溜决渠"三个字则用急促的节奏模拟了水流哗啦冲泻的声响。

两句的独特魅力在于:
1. 动静结合:云朵静止的厚重感 vs 水流奔涌的灵动感
2. 视角独特:从仰望屋檐边的云到俯看脚边的水,形成空间纵深感
3. 用字精准:"团"显云朵质感,"溜"拟水流速度,就像用文字拍了个短视频

本质上,诗人把常见的雨后景象写得像戏剧场景——云要"倾盖"是拟人化的调皮,水"决渠"则带着自然界的爆发力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湿润清新的秋日气息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