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上朝来云出岫,随风一去未曾回。

出自 宋代 辛弃疾 《浣溪沙·赋清虚》

译文早晨云出山,随风飘散一去未曾回。

注释出岫:出山,从山中出来。

赏析此句写写云之出岫,并以云自比,言自己早年本来无心出去做官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山间清晨云雾流动的自然画面,用简单却生动的语言传递出人生哲理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画面感极强——清晨山间的云雾从山谷缓缓升起,被风吹散后便不再回头,就像快镜头下的自然纪录片,让人瞬间身临其境。

2. 暗含两层深意:
- 无常之美:云雾的来去不受控制,就像生活中许多事情无法强求,提醒我们要学会接受变化
- 当下之珍:云一旦飘走就不回来,如同逝去的时光,暗示要珍惜眼前所见所感

3. 文字魅力在于:
- 用"朝来"代替"早晨","出岫"代替"飘出",既保留诗意又通俗
- "未曾回"三个字干净利落,比直接说"永远消失"更有余韵
- 像用手机随手拍下的自然小视频,却拍出了耐人寻味的意境

这种将日常景物写出人生感悟的手法,就像我们现在用朋友圈照片配上有感的文字,只不过古人用更精炼的语言做到了。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