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农不为水旱不耕,良贾不为折阅不市,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。
出自 《荀子·修身》
译文优秀的农夫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,优秀的商人不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,有志操和学问的人不因为贫穷困厄而怠慢道义。
注释折阅:损亏售卖。
赏析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因为短暂的困难、挫折放弃,而是要坚定信念、勇往直前、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用现代大白话来说就是:
“会种地的好把式,不会因为怕旱涝就不下地干活;会做生意的精明人,不会因为偶尔亏本就不开门做生意;真正的读书人,更不会因为穷困就放弃自己的追求。”
它的核心道理很简单:高手做事,不找借口。
1. 农民种地:真正懂农业的人知道,天气好坏是常态,但不能因为担心收成就荒了田地。重点在于坚持耕作,提高技术应对风险。
2. 商人买卖:精明的老板明白生意有赚有赔,不能因为一次打折甩卖亏了钱,就直接关店。关键是从经验中学习,调整策略。
3. 读书人的追求:有理想的人,即使生活困顿,也不会因此丢掉原则或放弃目标。比如孔子周游列国时饿肚子,依然坚持传道。
这句话的魅力在于戳穿了人性弱点:很多人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“干脆不干了”,但真正厉害的人会把困难当成常态,在逆境中找方法。它提醒我们:
- 成功需要“抗干扰”能力:外界的波动(比如市场变化、短期挫折)不该动摇根本目标。
- 专业精神在于坚持:农民的本分是种地,商人的本分是经营,读书人的本分是坚守道义——各司其职,不因外因失职。
放到今天也一样:
- 学生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放弃学习;
- 创业者不能因为初期亏损就否定整个项目;
- 打工人不能因为老板画饼就敷衍工作。
简单说:真正的强者,不是没有困难,而是不被困难定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