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月不归沉碧海,白云愁色满苍梧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的夜景画面,用自然景象表达深沉的情感。
"明月不归沉碧海"可以理解为:明亮的月亮渐渐西沉,最终消失在深蓝的大海中。这里用月亮的下沉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,给人一种无奈和失落感。
"白云愁色满苍梧"意思是:白色的云彩仿佛也带着忧愁,笼罩着苍翠的梧桐山。这里用白云拟人化,让整个天空都染上了愁绪,使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。
整句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月亮、大海、白云、青山这些常见景物,构建出开阔深远的意境
2. 通过"不归"、"愁色"等词语,赋予自然景物人的情感
3. 画面感极强,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月亮沉海、愁云满山的景象
4. 表达了人生中美好事物消逝的惆怅,以及天地同悲的深沉情感
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,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,即使不懂古文的人,也能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到那种挥之不去的忧伤。
李白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