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女归魂,佩环玉冷无声,凝情谁诉。

出自 宋代 吴文英 《过秦楼·黄钟商芙蓉》

藻国凄迷,麹澜澄映,怨入粉烟蓝雾。香笼麝水,腻涨红波,一镜万妆争妒。湘女归魂,佩环玉冷无声,凝情谁诉。又江空月堕,凌波尘起,彩鸳愁舞。
还暗忆、钿合兰桡,丝牵琼腕,见的更怜心苦。玲珑翠屋,轻薄冰绡,稳称锦云留住。生怕哀蝉,暗惊秋被红衰,啼珠零露。能西风老尽,羞趁东风嫁与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位湘水女子的孤寂与深情,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
1. 画面感:诗句像一幅水墨画——女子魂魄归来,身上的玉佩冰凉寂静,她满腹心事却无人可诉。冰冷的玉佩和沉默的氛围,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凄清的美。

2. 情感内核:通过"归魂"暗示女子可能已香消玉殒,佩玉的"冷"既是实写温度,更象征生命的消逝。她想倾诉却"无声",这种欲说还休的压抑感,比嚎啕大哭更让人揪心。

3. 文学手法:诗人用"玉冷"这个具体物件代替抽象的情绪,让读者通过触觉(冷)感受心理状态。最后的反问"谁诉",像一声叹息,把孤独感推向高潮。

4. 现代共鸣:即使不懂典故,我们也能理解这种体验——就像深夜想发消息却无人可聊的孤独,或面对重要之人已逝的无力感。诗人把这种人类共通的情绪,用极简的画面精准戳中人心。

吴文英
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