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

出自 宋代 晏殊 《浣溪沙·一曲新词酒一杯》

译文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,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。

注释无可奈何:不得已,没有办法。似曾相识:好像曾经认识,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燕归来:燕子从南方飞回来。

赏析此句为天然奇偶句,写得工巧而浑成、流利而含蓄,声韵和谐,寓意深婉,缠绵哀感,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、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,以自然事物的消逝抒发诗人对生命短暂、时光不再的淡淡闲愁,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生活中常见的景象,表达了人生中两种微妙的情感体验。

前半句“无可奈何花落去”就像我们看着春天结束,花瓣一片片掉落却无法阻止。它写出了人对自然规律、时光流逝的无力感——就像我们无法挽留青春,无法阻止亲人老去,只能看着珍视的事物慢慢消失。这种“明知道结局却无能为力”的感受,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。

后半句“似曾相识燕归来”则带来温暖的转折。去年飞走的燕子今年又回来了,虽然不一定是同一只,但熟悉的场景让人感到安慰。这就像我们遇到新朋友却觉得投缘,来到陌生地方却有熟悉感,暗示生活中总有些美好的循环与重逢。

两句对比着看,既有对失去的坦然接受,也有对新希望的期待。诗人用“花落”和“燕归”这两个最普通的自然现象,巧妙道出了人生真谛:失去固然遗憾,但生命永远会以新的方式延续。这种既伤感又豁达的感悟,正是这句诗历经千年仍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
晏殊

晏殊【yàn shū】(991-1055)字同叔,著名词人、诗人、散文家,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(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,位于香楠峰下,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),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。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(1037-1110),在当时北宋词坛上,被称为“大晏”和“小晏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