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宵楼上一尊同,云湿纱窗,雨湿纱栊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 《一剪梅·中秋无月》
译文今晚我们一同在楼上饮酒,乌云湿润了纱窗,细雨打湿了纱栊。
注释今宵:今夜。栊:窗户。
赏析这句诗描述了一种夜晚饮酒的情景,窗外云雾缭绕,细雨蒙蒙,与室内温馨的氛围形成对比,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与雅致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雨夜小楼对饮的画面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深邃的意境美。
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:老友在木质小楼的二楼相聚,共举酒杯。此时窗外云雾缭绕,雨水轻轻拍打着纱窗和窗棂,木质窗框被雨水浸出深色水痕。短短三句话里,"湿"字重复出现两次,让人仿佛能闻到雨中木窗散发的潮湿气息,听到雨滴敲窗的细碎声响。
诗人没有直接写"我们喝酒聊天",而是用"一尊同"含蓄表达共饮;不说"下雨了",而是通过纱窗、窗框被雨水浸湿的细节,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雨夜氛围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就像中国画留白技法,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——可能是老友夜话的温馨,也可能是独酌听雨的孤寂,不同人能品出不同滋味。
最妙的是"云湿""雨湿"的描写,把无形的云雾和雨水拟人化了,好像它们也带着情绪,故意来打湿窗户,给这个夜晚增添了几分朦胧的诗意。这种将自然景物人格化的手法,让整个画面顿时生动起来。
辛弃疾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