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。

出自 《三国演义·第二十九回》

译文得人心的就能兴隆,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。

注释人:指人心。

赏析政权的得失,关键在于民心的向背,一个能够顺应民心、维护民众利益的国家,才能赢得支持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:“搞事业、做事情,关键在人——能聚拢人才就兴旺,留不住人就垮台。”

它的核心道理很简单,却适用于任何时代:

1. 人才是成败的“开关”
就像开餐馆要有好厨师,做公司要有靠谱团队。有人才,难题能解决;没人才,再好的计划也白搭。比如刘备没诸葛亮前四处流浪,得到诸葛亮后才有立足之地。

2. “得人”不只是招人,更要会用人
光把人招来不够,还得让人愿意拼命干。就像好教练能让普通球员超常发挥,领导会不会带团队,结果天差地别。

3. “失人”往往是自找的
有人才却留不住,多半是待遇差、不尊重人,或者内斗严重。比如有些公司工资低还画大饼,最后能干的都跑了。

现实中的例子:
- 创业公司靠几个核心骨干起家,人一走立刻垮掉。
- 家庭里夫妻互相支持就幸福,天天吵架迟早散伙。

说白了,这句话提醒我们:无论是国家、公司还是家庭,想要长久发展,就得真心对待关键人物,把他们的能力用对地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