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处是归程?长亭更短亭。

出自 唐代 李白 《菩萨蛮·平林漠漠烟如织》

译文哪里是我归家的路程?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。

注释长亭更短亭: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。

赏析此句写主人公此刻急于寻求自己的归宿,来挣脱无限的愁绪,但只有连绵不断的落拓、惆怅和空寞,在那十里五里、长亭短亭之间。此句不怨行人忘返,却愁道路几千,归程迢递,不露哀怨,语甚酝藉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简单的画面道出了人生漂泊的迷茫感。

赶路的人站在岔路口,眼前是望不到尽头的驿站(长亭短亭),一个接一个延伸向远方。他不知道该在哪里停下,也不知道真正的目的地在哪里——这种疲惫又找不到方向的感受,就像现代人常说的"人生没有导航"。

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道路比喻人生:长亭短亭像人生中接连不断的阶段(上学、工作、成家等),但走过一个还有下一个,让人产生"到底哪里才是终点"的困惑。
2. 留白的艺术:不直接说"我好迷茫",而是用亭子绵延的画面让人自己体会,就像电影里的空镜头,比台词更有感染力。
3. 永恒共鸣:古人奔波于驿道,现代人奔波于地铁公交,虽然场景不同,但"找不到归属感"的心情是相通的。

本质上,这句话击中了人类共有的焦虑:我们都在路上,却常常不确定自己走向何方。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