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,雨打风吹去。

出自 宋代 辛弃疾 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
译文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,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。

注释舞榭歌台:演出歌舞的台榭,这里代指孙权故宫。榭:建在高台上的房子。

赏析此句风格豪放,力沉势雄,词人怀古伤今,感叹英雄人物总是历史的匆匆过客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大白话讲,就是:再热闹的舞台、再风光的人物,最终都会被时间冲刷得干干净净。

诗人用三个画面感极强的比喻:
1. "舞榭歌台"好比现在最火的演唱会现场,灯光璀璨人声鼎沸
2. "风流"指的是那些万众瞩目的明星大腕
3. "雨打风吹"就像岁月这个无情的老大爷,拿着水管和电风扇把一切都冲走吹散

精髓在于用日常可见的自然现象,道破了一个扎心真相:
- 当下再风光的事物,在时间面前都是"临时工"
- 就像我们现在追的顶流明星、网红景点,几十年后可能都没人记得
- 用下雨刮风这种谁都见过的场景,让读者瞬间get到"没有什么是永恒的"这个道理

最妙的是明明在说消亡,却用"舞榭歌台"的热闹开场,形成强烈反差,让人更深刻感受到繁华易逝的苍凉。就像用生日派对的气球来比喻人生短暂——气球吹得越大,破的时候越让人唏嘘。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