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见松柏摧为薪,更闻桑田变成海。

出自 唐代 刘希夷 《代悲白头翁》

译文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,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。

注释松柏摧为薪:松柏被砍伐作柴薪。

赏析此句化用“古墓犁为田,松柏摧为薪”之句,借用沧海桑田的典故,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巨大,揭示人生易逝的主题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用大白话讲,就是在说:你瞧见那些曾经挺拔的松柏老树了吧?如今早被砍了当柴烧;再听听老人们说的故事,连种桑树的田地都变成了汪洋大海——这世界变得可太彻底了!

它厉害在三点:
1. 用常见事物说大道理:不说"时代变迁"这种空话,而是拿人人见过的树木、田地打比方。就像今天说"小时候玩的游戏厅现在变成奶茶店了",立刻能勾起共鸣。

2. 对比特别强烈:松柏本来象征长青,现在却成了灶台里的柴火;桑田是农民活命的根本,转眼成了摸不着底的大海。这种反差就像说"你童年住的胡同现在成了CBD的玻璃大厦",冲击力十足。

3. 藏着两层意思:表面说自然变化,实际在讲人生无常。就像现在人感叹"当年校花成了菜场大妈",表面说外貌,其实在说岁月无情,谁都逃不过。

刘希夷

刘希夷 (约651年-约680年),唐朝诗人。 一名庭芝,字延之(一作庭芝),汉族,汝州(今河南省汝州市)人。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,善弹琵琶。其诗以歌行见长,多写闺情,辞意柔婉华丽,且多感伤情调。《旧唐书》本传谓“善为从军闺情之诗,词调哀苦,为时所重。志行不修,为奸人所杀”。《大唐新语》卷8谓“后孙翌撰《正声集》,以希夷为集中之最”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卷, 《全唐诗外编》、《全唐诗续拾》补诗7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