荃者所以在鱼,得鱼而忘荃

出自 《庄子·杂篇·外物》

译文竹笱是用来捕鱼的,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。

注释荃:通“筌”,捕鱼具。

赏析庄子借助得鱼忘筌的比喻,阐述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,必须先“忘言”,才能真正“得意”,此句得鱼忘筌常用来讽刺那些达到目的就忘记了曾给予帮助的人。

现代解析

这个句子可以理解为:渔网是用来捕鱼的,但抓到鱼后,渔网就可以放在一边了。它讲的是一个"工具"和"目的"的关系。

用现代生活来打比方:
就像我们用手机扫码支付,扫码这个动作只是为了完成付款这个目的,付完钱后就不会再盯着那个付款码看了。重点不是扫码这个工具,而是完成交易这个结果。

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提醒我们做事情要分清主次,别被工具束缚住。就像写文章时如果只顾着用华丽的词藻,反而可能模糊了真正想表达的内容。
2. 揭示了人类使用工具的本质:任何方法手段都是为最终目标服务的,达到目的后就不必执着于形式。
3. 暗示了"过河拆桥"的智慧: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,有些东西只是临时需要的,该放手时就要放手。

这种思维方式在今天依然实用,比如:
- 工作时要清楚核心KPI是什么,别被琐碎流程困住
- 学习时要抓住知识本质,而不是死记硬背应试技巧
- 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明白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,而不是争输赢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