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

出自 《庄子·杂篇·盗跖》

译文古时侯,有个叫尾生的男子和心上人在桥下约会,等到河水上涨,女子还没有来,尾生为了不失信,抱住桥柱而被河水淹死。

注释尾生:春秋时期有一位叫尾生的男子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,久候女子不到,水涨,乃抱桥柱而死,后用尾生抱柱一词比喻坚守信约。

赏析典出战国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,用以比喻坚守信约,至死不渝或固执而不知变通的守信。

现代解析

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尾生的痴情男子,他和心爱的姑娘约在桥下见面。姑娘迟迟没来,突然河水暴涨,但尾生死守承诺不肯离开,最后抱着桥柱被淹死了。

用现代话来说,这个故事展现了三个核心点:
1. 极端守约的悲剧——尾生把信用看得比命还重,这种一根筋的执着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有点傻,但那种"说到做到"的纯粹很打动人。
2. 爱情里的不对等——姑娘爽约的真相被历史模糊了,但尾生单方面的牺牲让人反思:感情中过度付出未必能换来对等的回应。
3. 理想主义的闪光——这种"宁死不失信"的倔强,就像现代人说的"较真",虽然不实用,但社会需要这种精神标杆。

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年,正是因为它用极端案例戳中了人性永恒的矛盾:在现实利益和原则信仰之间,我们到底该站哪边?尾生的选择未必正确,但他用生命完成的这场"行为艺术",永远提醒着世人:世界上总有些东西,值得用生命去坚守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