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上年年春早,津头日日人行。

出自 唐代 皇甫冉 《小江怀灵一上人》

江上年年春早,津头日日人行。
借问山阴远近,犹闻薄暮钟声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江边早春的日常画卷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时光流动的生命力。

"江上年年春早"像一组快放的镜头——江水每年开春都准时解冻,带着季节的轮回感。一个"早"字既写春来迅捷,又暗含人们对春天的期待。这种年复一年的自然规律,让人联想到生活中那些始终如一的希望。

"津头日日人行"把镜头转向渡口,每天往来不绝的行人构成流动的风景。"日日"与前面的"年年"形成时间维度上的呼应,从漫长的年岁聚焦到具体的每一天。渡口这个特殊地点,既是地理上的中转站,也像人生的某个节点,见证着无数平凡人的故事。

两句诗用"江水"和"渡口"两个典型意象,通过"年年/日日"的重复节奏,把永恒的自然与流动的人间巧妙编织。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用最普通的积木搭出了最生动的场景,让读者在平淡中看见时光的质感,在寻常处发现生活的诗意。这种白描手法产生的画面感,比直接抒情更让人回味。

皇甫冉

皇甫冉,字茂政。约唐玄宗开元五年(公元717年)出生,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(公元770年),润州(今镇江)丹阳人,著名诗人。先世居甘肃泾州。天宝十五年进士。曾官无锡尉,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,终左拾遗、右补阙。其诗清新飘逸,多飘泊之感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