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古北邙山下路,黄尘老尽英雄。
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临江仙·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》

译文古往今来北邙山下的道路,黄尘滚滚不知老尽了多少英雄。

注释北邙山:即邙山,王公贵胄多葬于此。黄尘:指岁月时光。

赏析词人触景生感,以回顾历史起句,拢“今古英雄”于笔端,将自己的感情融于历史长河,写出了滔滔不尽、起伏跌宕的痛惜与感伤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沧桑而富有哲理的画面:北邙山下的道路,古今无数人走过,而黄土尘埃中,一代代英雄终被岁月埋没。

用大白话来说就是:
1. 北邙山在洛阳附近,自古就是王侯将相的埋骨之地,这条路见证了无数历史人物的兴衰。
2. "黄尘老尽英雄"用尘土比喻时间——再厉害的人物,最终都会像尘土一样被时间掩埋。
3. 短短两句写出了历史的无情:不管多么叱咤风云的人物,最终都会化作黄土一抔,新老交替是永恒规律。

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眼见起高楼,眼见楼塌了"的既视感。就像我们现在看历史剧里的人物,不管当年多么风光,如今都成了史书里的几行字。这种跨越时空的沧桑感,正是这句话的魅力所在。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