绮閤飘香下太湖,乱兵侵晓上姑苏。

出自 唐代 皮日休 《馆娃宫怀古五绝》

绮閤飘香下太湖,乱兵侵晓上姑苏。
越王大有堪羞处,只把西施赚得吴。
郑妲无言下玉墀,夜来飞箭满罘罳。
越王定指高台笑,却见当时金镂楣。
半夜娃宫作战场,血腥犹杂宴时香。
西施不及烧残蜡,犹为君王泣数行。
素袜虽遮未掩羞,越兵犹怕伍员头。
吴王恨魄今如在,只合西施濑上游。
响屟廊中金玉步,采蘋山上绮罗身。
不知水葬今何处,溪月弯弯欲效颦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场景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:

前半句"绮閤飘香下太湖"像电影镜头——华丽宫殿里的脂粉香气随风飘向太湖,用香气暗写贵族奢靡的生活。后半句"乱兵侵晓上姑苏"突然转折:天刚蒙蒙亮,叛军已杀到姑苏城下。"乱兵"和"侵晓"两个词充满紧张感,就像深夜狂欢后突然响起的警笛声。

最妙的是两句的对比:前句柔美芬芳,后句血腥暴力;前句写醉生梦死,后句写危机突至。这种强烈反差让人瞬间理解什么叫"末日狂欢",就像看到泰坦尼克号沉没前仍在奏乐的乐队。诗人不用直接批判,就通过画面对比揭露了统治者沉迷享乐招致祸患的真相。

"飘香"和"乱兵"这两个意象选得极准,既营造出鲜明画面感,又暗含因果逻辑——正是终日飘香的奢靡,引来了斩断繁华的乱兵。这种"以美写哀"的手法,比直接说教更有冲击力。

皮日休

皮日休,字袭美,一字逸少,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,卒于公元902年以后。曾居住在鹿门山,自号鹿门子,又号间气布衣、醉吟先生。晚唐文学家、散文家,与陆龟蒙齐名,世称"皮陆"。今湖北天门人(《北梦琐言》),汉族。咸通八年(867)进士及第,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(《吴越备史》)、著作佐郎、太常博士、毗陵副使。后参加黄巢起义,或言“陷巢贼中”(《唐才子传》),任翰林学士,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。诗文兼有奇朴二态,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录有《皮日休集》、《皮子》、《皮氏鹿门家钞》多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