霓裳便是中原乱。

出自 元代 马致远 《四块玉·马嵬坡》

译文那只《霓裳羽衣舞曲》便是中原最大的祸患。

注释霓裳:即《霓裳羽衣曲》,相传杨贵妃善舞此曲。

赏析此句中对杨玉环的责备重于玄宗,表明作者由于历史观的局限,仍有“女人祸水”的消极思想。

现代解析

“霓裳便是中原乱”这句话用现代话来说,可以理解为:“当权者沉迷享乐的时候,往往就是国家动乱的开始。”

拆解分析:
1. “霓裳”:原指华美的舞蹈服装(比如杨贵妃的《霓裳羽衣舞》),这里象征统治者奢侈的享乐生活,比如整天开派对、建豪华宫殿、不顾百姓死活。

2. “中原乱”:直接指国家陷入混乱。古代“中原”是政治经济中心,乱起来意味着战争、饥荒、民不聊生。

精髓在于对比:用轻飘飘的“跳舞衣服”和沉重的“国家灾难”放在一起,形成强烈反差。就像说“他们开香槟的时候,老百姓在啃树皮”,瞬间戳破繁华表象,揭露历史规律——统治者醉生梦死,往往就是灾难的前兆

现实意义:这句话到今天依然有用。比如某些官员贪污享乐导致民生问题,或者企业老板挥霍无度让公司倒闭,本质上都是“霓裳乱中原”的现代版。

马致远

马致远(1250年-1321年),字千里,号东篱(一说字致远,晚号“东篱”),汉族,大都(今北京)人,另一说(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,号东篱,以示效陶渊明之志)。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、白朴等人,生年当在至元(始于1264)之前,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(1321—1324)之间,与关汉卿、郑光祖、白朴并称“元曲四大家”,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、散曲家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