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嵯峨夏云在,疑是白波涨东海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夏日泰山景象。诗人仰望巍峨的泰山,看到山顶积聚的夏云,恍惚间竟以为那是东海掀起的滔天白浪。这里通过两个精妙的联想展现了泰山之雄奇:
1. 用"嵯峨"形容泰山,就像我们看到陡峭的高山会不自觉仰头一样,瞬间让人感受到山势的险峻。而夏季蒸腾的云气缠绕山巅,更添神秘感。
2. 最精彩的是把静态的云比作动态的海浪。这种比喻既写出云的厚重汹涌,又暗含泰山之高——仿佛站在山顶就能触摸到东海的浪花。就像我们看天上的云层有时会觉得像棉花糖或羊群,诗人用更宏大的想象,把云海比作真正的海洋。
这种将眼前实景与夸张想象结合的手法,既真实可感又气势磅礴,让读者既能看见泰山的真实样貌,又能感受到诗人面对自然奇观时那种震撼的心跳。就像用广角镜头拍下风景后,又加上充满创意的特效,让画面既真实又超越现实。
李白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