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

出自 唐代 岑参 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
译文傍晚辕门前大雪纷纷落下,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。

注释辕门:军营的门,指帅衙署的外门。风掣:红旗因雪而冻结,风都吹不动了。掣:拉,扯。冻不翻: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,给人以冻住之感。

赏析诗人刻画了边塞地区的奇寒天气,白雪红旗,以颜色上的对比使画面更加鲜亮动人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军营的冬日景象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
画面感:
傍晚时分,大雪纷纷扬扬落在军营辕门外("辕门"指军营大门)。寒风呼啸,吹得军旗猎猎作响,但旗面早已冻成硬块,像被冰钉住一样无法翻卷飘扬。

精妙之处:
1. 动静对比:
"暮雪纷飞"是动态的飘落,"红旗冻不翻"却是凝固的静态,一静一动之间凸显边塞的严寒刺骨。就像电影镜头里:雪花飞舞的特写,突然切到一面被冻僵的红色旗帜。

2. 以小见大:
通过"红旗冻住"这个细节,不用直接说"零下几十度",读者就能感受到那种连布料都能冻硬的极端天气。类似今天用"泼水成冰"来形容寒冷。

3. 色彩冲击:
白茫茫雪幕中一点凝固的红色,就像黑白照片里唯一保留的彩色,视觉冲击力极强,让人瞬间记住这个画面。

背后情感:
虽然没直接写人,但能感受到戍边将士的艰苦——在这样恶劣环境下,连旗帜都"罢工"了,人却还要坚守岗位。红旗的"冻不翻"反而透出一种坚韧,像战士一样在风雪中傲然挺立。

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