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。

出自 两汉 曹操 《蒿里行》

译文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有一人能活,想到这里不免让人肝肠寸断。

注释生民:百姓。遗:剩下。

赏析此句情调悲怆愤懑,诗人目睹战后满目疮痍、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,不禁生出感慨,表露出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悲愤和同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战乱后百姓十不存一的惨状,读来令人肝肠寸断。作者用"百遗一"三个字像镜头一样,瞬间让我们看到尸横遍野、幸存者寥寥的残酷画面。而"断人肠"这个比喻,把读者看到惨状时揪心的痛感直接传递出来,就像有只手在拧着你的内脏。

最打动人的是作者藏在字里的悲悯情怀。他不是冷冰冰地记录死亡数字,而是用"念之"二字让我们看到他夜不能寐、反复想起这些苦难的身影。这种对普通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怀,让诗句历经千年依然能戳中现代人的心。当我们今天读到这句诗,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战争的残酷,更能体会到跨越时空的人道主义精神。

曹操

曹操(155年-220年正月庚子),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(今安徽亳州)人,汉族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。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,其子曹丕称帝后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曹操精兵法,善诗歌,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,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,气魄雄伟,慷慨悲凉;散文亦清峻整洁,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,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史称建安风骨,鲁迅评价其为“改造文章的祖师”。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,尤工章草,唐朝张怀瓘在《书断》中评其为“妙品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