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深村路远,月出钓船稀。

出自 唐代 张籍 《夜到渔家》

渔家在江口,潮水入柴扉。
行客欲投宿,主人犹未归。
竹深村路远,月出钓船稀。
遥见寻沙岸,春风动草衣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深的乡村夜景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
"竹深村路远"——茂密的竹林让通往村庄的小路显得更加幽深漫长。这里用竹林的深邃暗示乡村的僻静,小路延伸的视觉效果传递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恬淡氛围。

"月出钓船稀"——月亮升起时,江面上捕鱼的船只已寥寥无几。通过"稀"字巧妙表现出黄昏转夜晚的时间过渡,渔民收工后的江面更显空旷,月光下的水面平添几分寂寥之美。

两句诗通过"竹林"、"村路"、"月亮"、"渔船"四个意象的叠加,用极简的笔触勾勒出:
1. 视觉上的层次感(由近处的竹林到远处的江面)
2. 时间上的流动感(从日暮到月升)
3. 空间上的纵深感(从陆地到水面)
4. 氛围上的静谧感(人迹渐少的自然场景)

这种写法类似现代摄影中的"留白"技巧,没有直接抒情,却通过对自然场景的白描,让读者自发感受到远离喧嚣的宁静之美,体会到中国传统审美中"空寂"的意境。就像我们傍晚散步时,看到月光下的田野时会自然放慢脚步的那种心境。

张籍

张籍(约767~约830),唐代诗人。字文昌,汉族,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)人,郡望苏州吴(今江苏苏州)。先世移居和州,遂为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世称“张水部”、“张司业”。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,并称“张王乐府”。著名诗篇有《塞下曲》《征妇怨》《采莲曲》《江南曲》。《张籍籍贯考辨》认为,韩愈所说的“吴郡张籍”乃谓其郡望,并引《新唐书·张籍传》、《唐诗纪事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等史传材料,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