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燕西飞白日斜,天门遥望五侯家。
出自 唐代 许浑 《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》
译文客人像一只孤燕在夕阳西下之时向西飞走,站在禁城宫外远远注视着显贵人家的住宅。
赏析此句表面写日斜燕飞之景,实际写在长安“卜居不遂”之客,“遥望”二字显露了西去之客在临行前的依恋、怅惘、愤懑之情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:夕阳西下时,一只海燕朝着西方飞去,诗人远远望着京城权贵们的宅院。
海燕西飞——用海燕的飞行暗示时光流逝,就像夕阳西沉一样不可阻挡。"西飞"既写实景,又暗含"日薄西山"的意味。
白日斜——直接点明黄昏时分,斜阳的光线为整个场景蒙上一层惆怅的色彩。
天门遥望——"天门"指都城城门,诗人站在远处眺望,暗示自己与权力中心的距离感。
五侯家——代指达官显贵的府邸。汉代就有"五侯"的典故,这里用来泛指权贵阶层。
诗人通过这幅黄昏图景,含蓄地表达了几层深意:
1. 对时光易逝的感慨(海燕、斜阳)
2. 对功名利禄的疏离感(遥望权贵却不靠近)
3. 暗含对权贵阶层的讽刺(用"五侯"这个带有历史典故的称呼)
全诗妙在把深刻的社会观察融入自然景物中,看似写景,实则抒情。特别是"海燕"与"五侯"的对比,用自由的飞鸟反衬世俗的富贵,耐人寻味。
许浑
许浑(约791~约858),字用晦(一作仲晦),唐代诗人,润州丹阳(今江苏丹阳)人。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,其一生不作古诗,专攻律体;题材以怀古、田园诗为佳,艺术则以偶对整密、诗律纯熟为特色。唯诗中多描写水、雨之景,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,并以“许浑千首诗,杜甫一生愁”评价之。成年后移家京口(今江苏镇江)丁卯涧,以丁卯名其诗集,后人因称“许丁卯”。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。代表作有《咸阳城东楼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