娟娟山月入疏棂。
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浣溪沙·宿孟津官舍》

一夜春寒满下厅。独眠人起候明星。娟娟山月入疏棂。
万古风云双短鬓,百年身世几长亭。浩歌聊且慰飘零。

现代解析

“娟娟山月入疏棂”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灵动的画面:

1. 画面感极强
“娟娟”形容月亮清秀柔美的样子,像一位温婉的少女;“山月”点明这是山间的月亮,比城市中的更显纯净。月光穿过“疏棂”(稀疏的窗格),在屋内投下斑驳的光影。短短七个字,既有远景(山月),又有近景(窗棂),层次分明。

2. 以动写静的巧思
“入”字让月光有了动态,仿佛月亮主动穿过窗棂,悄悄溜进房间。这种拟人化的描写,让静止的夜晚瞬间生动起来,也暗示诗人或许未眠,正静静观察着月光的流动。

3. 含蓄的情感
全句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月光的“娟娟”(美好)和“入”(亲近),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,以及独处时细腻的心境。可能是恬淡的享受,也可能是淡淡的孤寂,留给读者想象空间。

这句诗的魅力在于:用最简练的语言,将普通的月夜场景写出诗意。即使不懂古文,也能从“山月”“窗棂”这些意象中联想到山居的幽静,体会到一种不张扬的美。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