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仙不到秋风客,富贵空悲春梦婆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两个生动的比喻,道破了人生两种虚妄的追求。
前半句"神仙不到秋风客"说:想当神仙长生不老的人,最终就像秋风中匆匆路过的旅客,神仙根本不会来眷顾你。秋风客比喻人生短暂如过客,求仙问道终究是场空。
后半句"富贵空悲春梦婆"讲:追求荣华富贵的人,到头来只会像做了一场春梦的老婆婆,醒来只剩悲伤。"春梦婆"这个形象特别妙,既点出富贵如梦境般虚幻,又用老婆婆的苍老暗示追逐一生后的落寞。
两句都用"神仙""富贵"代表世人最渴望的东西,再用"秋风客""春梦婆"这种接地气的形象打破幻想。不用讲大道理,就让人看清:执著于这些外在追求,最后只会两手空空。这种用生活化比喻说透人生真相的手法,既亲切又有力。
元好问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