枕上怀远诗成。

出自 宋代 晏几道 《愁倚阑令·花阴月》

花阴月,柳梢莺。近清明。长恨去年今夜雨,洒离亭。
枕上怀远诗成。红笺纸、小砑吴绫。寄与征人教念远,莫无情。

现代解析

“枕上怀远诗成”这句话描绘了一个非常生活化又充满诗意的场景:一个人躺在床上,因为思念远方的人或事,心中感慨万千,于是写下了诗篇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魅力:

1. 场景简单却动人 - 不需要华丽的书房,就在普通的枕头上,说明情感到了,随时随地都能创作。就像现代人睡前突然有灵感,摸出手机记录心情一样真实。

2. 情感真挚自然 - "怀远"可以是思念故乡、故人,或追忆往事,这种人类共通的情感跨越时空。躺在床上最容易胡思乱想,作者把这种状态写得特别准确。

3. 创作过程很生活化 - 从感受到表达一气呵成,展现了创作最自然的状态。就像现在有人失眠时在朋友圈写小作文,古人则是写成诗。

这句话好就好在用最平常的生活片段(躺着发呆),捕捉到了人人都有过的情感体验(思念远方),又把文学创作写得像呼吸一样自然。它让我们看到:好诗不一定要正襟危坐地写,真挚的感情加上合适的时机,枕头上也能诞生佳作。

晏几道

晏几道(1038年5月29日—1110年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中年家境中落。与其父晏殊合称“二晏”。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。工于言情,其小令语言清丽,感情深挚,尤负盛名。表达情感直率。多写爱情生活,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。有《小山词》留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