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舟纵逸棹,回复遂无穷。

出自 魏晋 陶渊明 《五月旦作和戴主簿》

虚舟纵逸棹,回复遂无穷。
发岁始俯仰,星纪奄将中。
南窗罕悴物,北林荣且丰。
神萍写时雨,晨色奏景风。
既来孰不去?人理固有终。
居常待其尽,曲肱岂伤冲。
迁化或夷险,肆志无窊隆。
即事如已高,何必升华嵩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小船自由漂荡的画面,背后藏着两层人生智慧:

1. "虚舟纵逸棹"就像我们放下控制欲时的状态
想象一艘没有装载货物的空船(虚舟),船桨(棹)随意摆动不刻意控制方向。这其实是说:当我们像空船一样不固执己见,不强行掌控一切时,反而能获得真正的自由。就像周末放任自己发呆,反而比刻意安排活动更放松。

2. "回复遂无穷"揭示自然循环的奥秘
小船随波漂荡却始终在水流中循环往复(回复),这暗喻着万事万物都在自然规律中永恒运转。就像我们熬夜后总要补觉,过度工作后需要休假,生命本身就有自我调节的节奏。

整体来看,诗人用漂流的空船比喻一种高级活法:不过度控制人生方向,顺应自然规律反而能获得持久自由。就像现代人常说的"let it go",这种看似"放任"的态度,实则是与天地规律合作的智慧。

陶渊明

陶渊明(352或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又名潜,私谥“靖节”,世称靖节先生,浔阳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人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、辞赋家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,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,从此归隐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,有《陶渊明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