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山色青青,雾朝烟暮。
出自 宋代 吴文英 《齐天乐·与冯深居登禹陵》
三千年事残鸦外,无言倦凭秋树。逝水移川,高陵变谷,那识当时神禹。幽云怪雨。翠蓱湿空梁,夜深飞去。雁起青天,数行书似旧藏处。寂寥西窗久坐,故人悭会遇,同翦灯语。积藓残碑,零圭断璧,重拂人间尘土。霜红罢舞。漫山色青青,雾朝烟暮。岸锁春船,画旗喧赛鼓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景画面,用最朴素的语言传递出深远的意境。
“漫山色青青”像用大号画笔涂抹——满山都是浓淡不一的青绿色彩,不是死板的单色,而是带着生命力的渐变,仿佛能看见新芽的嫩绿与老叶的深青交织。一个“漫”字让绿色有了流动感,像潮水般从山脚涌向山顶。
“雾朝烟暮”用晨昏的光影给青山加上滤镜:清晨的薄雾给山峦蒙上白纱,傍晚的炊烟为景色添了人间烟火气。四个字就包含了从早到晚的时间流转,暗示着山色在光影变化中呈现的不同风貌。
最妙的是诗句的节奏感:前五字如展开画卷,后四字像轻轻收笔。不用任何华丽辞藻,仅靠颜色(青)和光影元素(雾、烟)的搭配,就让人仿佛站在山前,闻到草木香,感受到山间湿润的空气。这种留白手法,给读者留出了想象空间,每个人都能在脑海中绘制自己心中的青山图。
吴文英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