酹入梅根,万点啼痕暗树。

出自 宋代 吴文英 《扫花游·西湖寒食》

冷空淡碧,带翳柳轻云,护花深雾。艳晨易午。正笙箫竞渡,绮罗争路。骤卷风埃,半掩长蛾翠妩。散红缕。渐红湿杏泥,愁燕无语。
乘盖争避处。就解佩旗亭,故人相遇。恨春太妒。溅行裙更惜,凤钩尘污。酹入梅根,万点啼痕暗树。峭寒暮。更萧萧、陇头人去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画面:将酒洒在梅树根部,仿佛千万点泪痕悄悄浸湿了树影。

1. 画面感极强
“酹入梅根”是动作描写,古人以酒祭奠时会将酒洒在地上,这里把酒洒在梅树根部,暗示着某种深沉的情感寄托。“万点啼痕暗树”则用夸张手法,把洒落的酒滴比作无数泪痕,让整棵树在泪光中显得朦胧暗淡,营造出哀伤的氛围。

2. 情感含蓄而浓烈
表面写祭梅、写泪痕,实际是借物抒情。梅树常象征高洁或坚韧,而“啼痕”暗示人在树下哭泣。诗人不直接说“我很难过”,而是让梅树承载泪水,把无形的情感化作可见的“万点”泪滴,感染力更强。

3. 用字精妙
- “暗”字:既指树影因泪痕而显得昏暗,也暗示心情的沉重压抑。
- “啼痕”:比“泪痕”更生动,“啼”常用于形容鸟鸣或悲泣,这里让梅树仿佛也有了声音,增添哀婉之感。

总结:这句诗通过祭梅、泪痕、树影的意象组合,将悲伤情绪转化为一幅具象的画,让读者既能直观感受画面的凄美,又能体会到文字背后深沉的情感。

吴文英
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