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园日日扫林亭。
出自 宋代 吴文英 《风入松·听风听雨过清明》
听风听雨过清明。愁草瘗花铭。楼前绿暗分携路,一丝柳、一寸柔情。料峭春寒中酒,交加晓梦啼莺。西园日日扫林亭。依旧赏新晴。黄蜂频扑秋千索,有当时、纤手香凝。惆怅双鸳不到,幽阶一夜苔生。
现代解析
“西园日日扫林亭”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简单却充满意境的画面:有人每天在西边的园子里打扫落叶满地的林间小亭。
精髓在于:
1. 平凡中的坚持
“日日扫”不是一次大扫除,而是日复一日的重复。这种日常的劳作透露出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——哪怕无人欣赏,依然认真对待身边的环境。
2. 静美的孤独感
西园常象征僻静之地,“扫林亭”的动作带着几分孤独,但落叶、小亭和清扫者的身影共同构成一幅宁静的画面,让人感受到独处的诗意。
3. 时间的痕迹
林亭需要天天打扫,暗示落叶不断,自然轮回。人在清扫的同时,其实也在回应季节的变化,有种与时光对话的意味。
魅力在于:
短短七个字,没有华丽辞藻,却让读者仿佛看到一个人影在秋林中默默劳作,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的宁静,以及平凡生活中透出的执着与温柔。
吴文英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