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行潘生赋,赫赫曹公谋,川上多往事,凄凉满空洲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与沧桑往事的交织,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"行行潘生赋":潘生可能指代某个才华横溢的文人(如西晋潘岳),"行行"形容他不停奔走创作诗赋的样子。这里暗喻文人用笔墨记录时代的努力。
2. "赫赫曹公谋":曹公可能指曹操这样叱咤风云的政治家,"赫赫"突出其显赫的功业与谋略。代表那些改变历史走向的强势人物。
3. 后两句笔锋一转:如今河流两岸(川上)只留下这些往事,空旷的沙洲上弥漫着凄凉。形成强烈对比——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。
诗人用短短二十个字,完成了从个体(文人武将)到历史长河的视角切换。通过"赋"与"谋"的对照,展现文化传承与政治权谋的不同历史轨迹,最终都化作河岸边的苍凉记忆。这种写法让读者既看到历史的波澜壮阔,又感受到时间冲刷下的虚无感,产生共鸣。
岑参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