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自然力量持续作用、最终改变地貌的生动画面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"相搅相淘"就像小孩子玩泥沙——海浪天天拍打海岸,水流不断冲刷石头,日复一日地做着"搅拌"和"淘洗"的动作。这种持续不断的力量,连坚硬的岩石也会被磨成细沙。
2. "无歇日"强调这是场永不停歇的改造工程。就像滴水穿石,看似微小的力量只要永不停止,就能创造奇迹。
3. 最后"山海一时平"展现惊人的结果:原本高耸的山和深邃的海,在时间魔法下竟变得平坦。这让我们想到愚公移山的故事,说明持之以恒的力量能改变自然面貌。
这句诗的精妙在于用日常可见的浪淘沙现象,比喻持之以恒的力量可以创造奇迹。就像我们学习新技能,每天进步一点点,终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已经站在新的高度。它提醒我们:伟大的改变往往来自看似微小的坚持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