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君怅望舟中夜,绣被焚香独自眠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场景,可以拆解为两个画面来理解:
前半句"鄂君怅望舟中夜"像电影镜头:一位贵族男子(鄂君)在夜间的船上倚窗发呆。"怅望"二字很传神,既带着失落感四处张望,又透露出心事重重。船行水上的漂泊感,更放大了他的孤独。
后半句"绣被焚香独自眠"转到室内特写:华美的绣花被褥、袅袅熏香,本应是温馨的寝居,却强调"独自眠"。这里用富贵环境反衬寂寞心境——就像现代人躺在豪华酒店大床上却失眠,物质丰足填补不了精神孤独。
诗人用"舟中夜"和"独自眠"形成空间呼应:无论在外漂泊还是回到居所,孤独感如影随形。最妙的是"焚香"这个细节,既说明主人公讲究生活品质,又暗示他试图用熏香安神入眠,结果仍是辗转反侧。这种通过生活细节传递情绪的手法,比直接说"我很寂寞"更有感染力。
李商隐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