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适在鱼鸟,焉能徇锥刀。

出自 唐代 岑参 《巩北秋兴寄崔明允》

白露披梧桐,玄蝉昼夜号。
秋风万里动,日暮黄云高。
君子佐休明,小人事蓬蒿。
所适在鱼鸟,焉能徇锥刀。
孤舟向广武,一鸟归成皋。
胜概日相与,思君心郁陶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的意思是:我的兴趣在于观赏游鱼飞鸟的自然之趣,哪会为了争夺那些微不足道的利益(锥刀比喻细小利益)而委屈自己呢?

作者用两个生动的对比传递了洒脱的人生态度:
1. "鱼鸟"代表自由自在的自然生活,是值得追求的精神享受
2. "锥刀"比喻世俗小利,像针尖刀刃般细小却容易伤人

精髓在于表达了:
- 看轻物质利益的高洁品格
- 向往闲适生活的精神追求
- 不愿为小利丧失自我的傲骨

这种宁可与自然为伴,也不愿陷入世俗纷争的态度,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。就像现代人常说的"不要为五斗米折腰",古人早已用更诗意的语言道出了相似的人生智慧。

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