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舍清江曲,柴门古道旁。

出自 唐代 杜甫 《田舍》

田舍清江曲,柴门古道旁。
草深迷市井,地僻懒衣裳。
榉柳枝枝弱,枇杷树树香。
鸬鹚西日照,晒翅满鱼梁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质朴的田园画面,像用文字轻轻勾勒的水墨画。

"田舍清江曲" 是说:农家的房子挨着清澈弯曲的小河。"田舍"不是豪华宅院,而是普通农屋;"清江曲"让人想到溪水绕屋流淌的自然之美,仿佛能听见流水声。

"柴门古道旁" 进一步刻画环境:用树枝做的简陋柴门,静静立在古老的小路旁。"柴门"透着粗朴的生活气息,"古道"则暗示这里远离喧嚣,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。

整句诗没有华丽辞藻,却通过"田舍""柴门""清江""古道"这些简单意象的叠加,传递出返璞归真的意境。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——那里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,只有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,连空气都带着泥土和溪水的清新。这种平淡中见深意的表达,正是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