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转星移玉漏频。

出自 五代 和凝 《江城子·斗转星移玉漏频》

斗转星移玉漏频。已三更,对栖莺。历历花间,似有马啼声。含笑整衣开绣户,斜敛手,下阶迎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动感的夜晚景象,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比喻,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意境。

"斗转星移"就像我们抬头看夜空时,发现北斗七星的勺子柄从春天指向东方,到夏天就转向南方——用星星位置变化来表现时间悄悄溜走。"玉漏频"则像古代人听着铜壶滴漏的"嗒嗒"声,那声音越来越急促,仿佛在提醒人们:时间不等人啊。

诗人把天文现象和计时工具巧妙结合,就像现代人同时看着手机时间和窗外天色变化,突然意识到"怎么又到半夜了"。这种写法既生动又含蓄,不需要直接说"时间过得真快",而是让读者通过星斗转动、滴水声频这些具体画面,自己感受到时光飞逝的紧迫感。

这种表达方式的妙处在于:它用可见可听的自然现象,让抽象的时间概念变得可触摸。就像我们现在说"刷几个视频天就黑了",古人用星辰和滴漏同样达成了让读者"看见时间"的效果。

和凝

和凝(898-955年),五代时文学家、法医学家。字成绩。郓州须昌(今山东东平)人。幼时颖敏好学,十七岁举明经,梁贞明二年(916)十九岁登进士第。好文学,长于短歌艳曲。梁贞明二年(916)进士。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,工部侍郎。后晋天福五年 (940)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入后汉,封鲁国公。后周时,赠侍中。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、辨雪冤枉等事,著为《疑狱集》两卷(951年)。子和(山蒙)又增订两卷,合成四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