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观迥出,高映孤馆。
现代解析
这句“楼观迥出,高映孤馆”描绘的是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,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画面感极强
“楼观迥出”就像用广角镜头拍下的场景:一座高楼突然从地平线上拔地而起,显得特别突兀醒目,仿佛要冲破天际。而“高映孤馆”则是说这座高楼投下的影子,正好笼罩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房子,一大一小、一高一矮形成强烈对比。
2. 巧妙的反差艺术
作者故意把“气势逼人的高楼”和“渺小孤独的馆舍”放在一起,就像现代摄影中把摩天大楼和破旧平房同框的效果。这种对比既突出了建筑的雄伟,又让人感受到小房子的寂寥,画面立刻有了故事性。
3. 留白的意境
虽然没直接写人,但通过“孤馆”这个词,读者能自然联想到:住在小房子里的人,每天抬头看见压顶的高楼是什么心情?可能是压抑,也可能是对权势的仰望,给读者留足了想象空间。
4. 动静结合的描写
“迥出”是动态的,像高楼突然蹦出来的视觉效果;“高映”则是静态的,像阳光把高楼轮廓印在小屋上。短短八个字,既有瞬间的视觉冲击,又有持久的空间压迫感。
这种写法在今天依然常用,比如描写“玻璃幕墙的写字楼阴影里蜷缩着老茶馆”,本质上和古人这句异曲同工——用建筑关系暗喻人事关系。
周邦彦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