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之力异,然以道用之 可以格三苗而宾左衽,以威用之可以系六而断右臂。

出自 唐代 刘禹锡 《原力》

  刘子于迈,舟次泗滨,维迩之于传,传吏适传呼曰:“乘驿者方来 。”谁何之,则曰:“力人也。”雅以力闻于吴、楚间,中贵人器之,谓宜为爪士,献言于上。有旨趣如京师 。顷其至则仡焉五辈,咸硕其体,毅其容,动睛晔如,曳趾岌如,顾瞻迟回,饮啜有声。泗滨守,由 将授也,说而劳之,飨以太牢,饮以百壶,酒酣气振,求试自矜,傍如无人,中若有冯。有荡舟如沿者 ,抉鼎如飞者键如麻者,开两弧而脉不偾者,屣巨石而济如流者,异哉!果以力骇世而闻于上也。

  异日话于儒家者流,有客悱然自奋曰:“斯诚力矣,上之不过夸胡人而戏角抵,次之不过期门而振服。我之力异,然以道用之 可以格三苗而宾左衽,以威用之可以系六而断右臂。由是而言:彼力也长雄于匹夫,然犹驿其,饩其食,我力也无敌于天下,亦 当蒲其轮鹤其书矣。”予诘之曰:“彼之力用于形者也,子之力用于心者也。形近而易见,心远而难明。理乎而言,则子之力大矣;时乎而言,则 彼之力大矣。且夫小大迭用,曷常哉?彼固有小矣,子固有大矣。予所不能齐也。”客于邑垂涕。刘子解之曰:“屠羊于肆,适 味于众口也;攻玉于山,俟知于独见也。贪日得则鼓刀利,要岁计而韫椟多。”客闻之破涕曰:“吾方俟多于岁计也。岁欤岁欤!其我与 欤!”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用现代语言可以理解为:"我的力量虽然与众不同,但如果用仁德的方式去运用,就能感化边远部族、赢得人心;如果用武力去施展,也能像捆住敌人、斩断其臂膀一样制服对手。"

深入解析:
1. "力量的双面性"
核心思想是说同一种力量有两种用法——就像一把刀,可以用来切菜救人,也能用来伤人。关键在于使用者选择"道"(仁德)还是"威"(武力)。

2. "仁德的力量"
"格三苗""宾左衽"是比喻:古代三苗部落、穿左襟衣服的异族代表难以教化的群体。用仁德感化他们,就像用温暖融化坚冰,最终让他们自愿归顺("宾"即宾客般心悦诚服)。

3. 武力的效果
"系六""断右臂"是形象说法:用武力镇压时,能像绑住马匹、砍断敌人惯用手一样直接解决问题,但这是硬碰硬的结果。

现实意义:
这句话的精髓在于揭示处理问题的两种思维——
- 用道德感召能赢得长久尊重(比如企业文化中的以德服人)
- 用强制手段能快速见效(比如法律惩戒)
但选择哪种方式,取决于你的目的和价值观。就像教育孩子,是用爱感化还是用惩罚立威,结果完全不同。

刘禹锡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