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烟眠雨过清明。

出自 宋代 晏几道 《浣溪沙·二月和风到碧城》

二月和风到碧城。万条千缕绿相迎。舞烟眠雨过清明。
妆镜巧眉偷叶样,歌楼妍曲借枝名。晚秋霜霰莫无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雨雾中轻盈灵动的画面,核心在于用极简的笔墨唤起读者多重感官体验。

1. "舞烟"二字最妙,把雨后朦胧的水汽写活了——不是静止的烟雾,而是像少女提着裙摆旋转般轻盈飘荡。这种拟人手法让自然景象瞬间有了灵气。

2. "眠雨"的用法很独特,将清明时节的绵绵细雨比作正在安睡的婴儿,既写出春雨的温柔细密,又透出一种慵懒恬静的氛围。两个字就让人仿佛听见沙沙雨声,看见屋檐滴水的景象。

3. 全句七个字包含三个动态场景:烟雾起舞、细雨安眠、时节更替。这种蒙太奇式的画面切换,就像用摄像机先拍袅袅水雾,再拍檐角雨丝,最后镜头拉远展现清明时节的整体氛围。

4.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"过"字的运用,它让整个画面流动起来——我们看到的不是静态照片,而是一段时光流转的短视频,暗示着春天正在雨雾中悄然前行。

这种写法的高明之处在于:不用直接抒情,仅通过几个精准的动词搭配意象,就让人感受到清明时节特有的湿润、清新与淡淡愁绪,堪称古典诗词"以景传情"的典范。

晏几道

晏几道(1038年5月29日—1110年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中年家境中落。与其父晏殊合称“二晏”。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。工于言情,其小令语言清丽,感情深挚,尤负盛名。表达情感直率。多写爱情生活,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。有《小山词》留世。

0